河南佛教學院師生2013年春白馬寺、少林寺、大相國寺參訪記
2013年4月12----14日,河南佛教學院師生一行四十余人,由副院長兼教務長隆藏法師帶隊,前往洛陽白馬寺、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參訪。此行程為期四天,機緣殊勝,收獲頗豐。
12日上午八點從學院集合出發,驅車前往白馬寺。近十一點抵達,于白馬寺五觀堂用齋。寺內古樹參天,游人如織。

白馬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綠樹紅墻,梵殿寶塔,使此地格外地莊嚴肅穆,清幽絕俗,歷代為佛教圣地和游覽名勝。白馬寺建成后,洛陽佛寺逐漸增多,到西晉時,全國一百二十余寺,洛陽即占其三。十六國時期。洛陽成為佛教中心,佛教風行,寺宇驟增?,F在,我們從《洛陽伽藍記》里,仍可看到對當時洛陽佛寺繁盛景象的追敘。白馬寺寺內現設有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每逢假日,來該寺進香或游覽的人都數以萬計。
晚上,白馬寺方丈兼河南佛教學院副院長的印樂大和尚為我院師生宣講法音。印樂大和尚還重點介紹了白馬寺的建設歷程。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的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在未來8年,白馬寺軟硬件將會全面提升,預計總面積將達到1300畝。

師生于白馬寺前合影

白馬寺方丈兼河南佛教學院副院長印樂大和尚開示
師生們還領略了洛陽牡丹文化。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牡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富麗堂皇,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
下午,師生一行來到享有盛譽的龍門石窟。 一尊一尊的造像看下去,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最大的中方佛的面前。 中方佛氣勢宏大,面部表情生動,背靠山勢,面向廣闊的原野,前邊就是那條青青的河水。到了這里,感覺心凈、神凈,面對大佛,似乎雜念都沒有了。


釋子莊嚴
第三日早上,師生前往享譽全球的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擁有傳承千年的少林“禪、武、醫”文化。少林寺在唐朝時期就享有盛名,以禪宗和武術并稱于世?,F任方丈是河南佛教協會會長、河南佛教學院院長永信大和尚。
陽春三月,恰逢少林寺三壇大戒,寺內四種弟子云集。少林寺建筑宏大,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達三萬平方米。山門門額上有清康熙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

祖庭前的微笑
安排好隨行團隊中前來受戒的八位戒子后,師生們登臨達摩祖師洞,期以誠心會祖密意。在達摩祖師洞中,師生們讀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禮敬達摩祖師。祖師洞位于少室山半山腰,遠望視野開闊,群峰俯首。祖師洞前有人跏趺靜坐,有人默誦咒語。不禁想起: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之后,下山途經初祖寺,又稱“面壁庵”。三面臨澗,古木掩映,為山中勝境;佇立院中,可仰望五乳峰頂達摩洞及達摩大型雕像。往塔林參拜。塔林四周護欄圍繞,樹木繁茂,桃花盛開。

第四天,參訪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位于開封市中心,曾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十大歷史名寺之一。原名建國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六年(555年),距今1400多年。大相國寺歷史上高僧輩出,現任方丈為心廣大和尚,兼河南佛教學院副院長。大和尚也為師生們做了慈悲開示,鼓勵師生精勤努力,廣學博聞,以便將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

四天的參訪,大家收獲頗豐。學生們表示:一定惜緣惜時,精進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