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西來,傳正法自華夏。
達摩東往,啟禪風于九州。
河南,自古是我國佛教重鎮。千年已往,白馬寺鐘聲依舊,少室山禪音裊裊,佛教事業正蒸蒸日上、繁華似錦。然而另一方面,在末法時代,佛教如何進一步救眾生於頹波?
事無避難,義不逃責
我院作為河南省,也是中原地區唯一一所高等佛教院校,正是要培養能夠荷擔如來家業,紹繼往圣衣缽,自利利他,弘法利生的優質僧才。
道之所在,行之所往!誠然,這樣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將會有重重困難等待在前方。然而,回望往昔,這片土地上無數前輩高僧為正法久住,留下了不朽的足跡:二祖慧可立雪斷臂,得承教外別傳之旨;玄奘三藏仗策孤征,為繼三時了義之音;天臺智者振錫東訪,開啟法華圓教之門;長路漫漫,我們應當發揚河南佛教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以此作為學院的價值所在,使得所培養的僧才能夠擁有這樣的擔當——事無避難,義不逃責!
知止趣道,日新其德
如今,物欲橫流,價值觀念分崩離析,趣利者急,趣道者緩。這樣的風氣也影響到佛教內部,部分寺院、僧眾無所適從,隨波逐流,令人扼腕!
作為當代的佛學院,既要跟隨時代的腳步,以與時俱進的理念落實到學院文化中;面對世間萬象,又必須做到因勢利導,海納百川而截斷眾流。其要旨在于堅守根本,以道業為歸,由“知止”而“趣道”!
我院將會秉承學修并重的辦學宗旨,將僧格、僧德的養成作為重中之重。并且,在追求便捷、攀比的世風下,養成篤厚穩重的道風。道業成就本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日新其德”方能行之以久!